川渝地区爱得尤为痴狂,湖南、贵州也时不时地冒出来争个高下。
总之,辣也辣地百花齐放,辣也辣地风姿各异,从麻辣到酸辣再到甜辣,每个地区都自成了一套吃辣体系。
四川人无辣不欢,世人皆知。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加入了辣椒,就等于注入了灵魂。他们享受着血流加速、额头冒汗、毛孔张开......这就是爱情触电的感觉。
而四川人吃辣从来也不是独宠一种,讲究的是舌尖上五彩斑斓的绽放。辣要辣的丰富多姿,香要香的余韵悠长。
不同个性的辣椒,在四川人的手里有不同的归宿。二荆条是剁酱调味的核心人物,小米辣是制作泡椒的灵魂搭手,子弹头是干吃磨粉的DI一选择…….
同时,恃辣而骄的四川人是不会轻易放过辣椒的。他们严苛奉行“万物皆可辣”的味觉准则,逐渐地,由辣椒二字迸发出来的创造力失去控制。
从红油冰淇淋到火锅底料蛋糕,四川人踏上了一条名为辣椒的不归路。在那里,辣椒与花椒齐飞,红油共汤底一色。
辣椒+花椒,开启了重庆人的“绝代双椒”时代。
川渝不分家的重庆,在辣味之上,还要再添一道麻味,好似火上浇油,给予舌头双重致命打击。
但重庆人却吃得乐乎。
早在辣椒入主中原之前,真正当家的其实是花椒。花椒作为一种调味增香的辅料,几乎占据了重庆餐桌99%的门面。
说到重庆,麻辣火锅不能没有姓名。层层红油和花椒依次迸发,浓醇诱人的香味“嗖”一下钻进鼻尖。集麻辣鲜香于一体,这是属于重庆人的火锅江湖。
相对于纯种的辣,酸辣才是贵州人的真命天子。
古时贫瘠的黔东南地区,因地远无盐、湿气浓重,便有了糟辣椒等酸食的拯救。
一个贵州家庭可以没有米缸,但一定少不了腌糟辣椒的泡菜坛子。把鲜红的辣椒用一把大刀剁得细碎,装到泡菜坛子里,让酒精稍稍挥发,那股子酸辣味儿就撩的贵州人无处遁形。
而连接贵州人酸与辣的背后功臣,莫过于蘸水。
贵州人有自已一套秘制的蘸碟配方。酱油和醋靠边站,只要三样——盐、辣椒、折耳根就能把贵州人收服得服服帖帖。
“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长大不怕辣”,从小唱着辣妹子长大的湖南人,用变态辣向全中国宣示他们的吃辣主权。
在他们眼里,川渝的麻辣和贵州的酸辣都是对辣椒的蔑视,要吃就得直击辣椒的原味。没有酸味混杂的麻味调和的辣椒,入口舌尖直奔巅峰,才是对辣椒极大的尊重。
别的地方都是辣椒炒菜,而到了湖南就变成了菜炒辣椒。剁椒鱼头、口味虾、辣椒炒肉……必须是通红一片才能够吊起湖南人的食欲。
湖南人吃辣还有一个字——香!湖南人对辣椒早已突破了味觉的坐标,转而向嗅觉进发。越辣则越香,这才是他们追求变态辣的最终目的。
云南算得上是最难定义辣的省份。
既得到了四川的真传,又受到了少数民族的熏陶。但如果真要让云南辣一争高下的话,我选择酸辣为王。
食辣而知性。云南人喜酸辣也正是秉承了其骨子里文艺气质的一面,虽说住在山川之巅,但却少了一份山野之气,多了一丝温婉柔情。
酸辣能有今天,多半是拜滇南的傣族人民所赐。小米辣加柠檬酸,是傣菜的万能公式。
还有腌酸鸡脚、凉拌酸木瓜、酸笋煮鱼……在傣菜中,酸辣的身影处处皆是。
身处热带的云南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水果优势。于是,云南人一枝独秀,率先把辣味魔爪伸向了水果。
甜与辣看似是极端的两级,水火不容,但到了朝鲜人的手里,却意外和谐,尤以辣白菜极为动人。
腌菜,是每年寒冬东北人家的例行差事。北方苦寒,深受大雪封路之扰,此时腌菜应运而生。白菜、黄瓜、萝卜、茄子、青椒……万物皆可腌。
腌菜只是冰山一角,朝鲜族誓要将甜辣贯彻到底。朝鲜菜的调味料单一的可怜,一瓶辣椒酱足以赋予让所有食材重生。
拌冷面、辣炒年糕、石锅拌饭......一定要毫不客气地挤满辣椒酱,让每一个角落都沾上辣椒酱的味道。吃一口,嘴角必须还残余着红色的酱汁,这才说明你辣椒酱放到位了。
从新疆走出去的女明星古力娜扎在某采访中爆料,自己的宵夜竟然是二十根辣椒配泡面。
迪丽热巴说:“新疆有一个炒米粉,有个爆辣,吃到我隐形眼镜掉出来。”究竟有多辣?这让很多人对新疆产生了好奇。
很多新疆菜的辣都把内地自认为很能吃辣的人给辣哭了。
有被椒麻鸡辣哭的
有被大盘鸡辣哭的
有被一碗中辣米粉辣哭的
还有被微微辣米粉辣到舌头失灵的
还有被西辣蛋辣到提前离开新疆的
以原生态土鸡为原料,最好是用小公鸡,加入大量的大葱和洋葱来调味,使鸡肉更加鲜香。
特调的椒麻汁融合洋葱的辣味后比川式椒麻鸡更麻更辣,但吃起来麻而不木,辣而不上火。
通常情况下,菜品里还会加入千页豆腐、腐竹、木耳等配菜,如果再拌一碗面就是绝妙的一顿正餐,皮脆嫩、肉筋道。
以仔鸡、葱、姜、蒜、花椒和辣皮子为主要食材,用啤酒、老抽、白糖等调色提味制作而成,鸡肉外酥里嫩、色泽鲜艳、香辣可口。
色香味俱全的辣子鸡和麻辣小龙虾有异曲同工之妙,很适合和家人朋友边聊天边围着一盘菜从辣椒里面挑肉吃。
大盘鸡是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新疆公路边饭馆的江湖菜,通常是将鸡肉和土豆先炒后炖制而成。
皮焦肉烂的鲜美鸡块和软糯入味的土豆夹杂着色彩鲜亮的青椒、红椒,还有晾干的辣皮子,整体爽滑麻辣,辣中有香、粗中带细。
会吃的新疆人通常还会扣上一盘皮带面垫后,宽面在浓稠的汤汁里搅动几下便沾满整盘菜的精华,吃进嘴里麻辣鲜香,回味无穷。
浸透了肉汁和油脂的辣皮子、土豆、皮带面吃起来比肉还香!
近些年在网络上突然爆红的新疆炒米粉,它的风头几乎超过了抓饭、羊肉串等新疆经典美食,成为了目前最出圈的新疆菜。
之所以要吃炒米粉,吃的还是那个辣味,一定要辣得涕泗横流,使劲擤鼻涕的那种。这种辣味,出了疆可真是吃不到的。
辣皮子、辣椒酱、番茄酱爆炒过后散发出危险而诱人的香辣味,Q弹的米粉、清脆的芹菜、大块鸡胸肉都是裹酱高手。
可别小瞧这红彤彤的酱汁,以为只是徒有其表的纸老虎,因为低估了酱汁的辣度,被微辣炒米粉辣哭的人不在少数。
去吃炒米粉一定要准备好足量的纸巾和水,一手拿纸一手握筷可是米粉店的标配。
在新疆人气很高的辣皮子拌面可就要给嗜辣人群上一课了。
辣皮子被羊肉滚的油光闪亮,香味四溢,羊肉也因为辣皮子变得不再有膻味,反而增添了一抹辛辣的快感。
劲道道的面条裹挟着辣椒吃下去,一筷接一筷根本停不下来。
嗜辣的新疆人立志将辣引入到生活中的每一餐,于是把从白天吃到晚上的馕和辣椒完美结合,由此诞生了辣子馕。
现如今馕的种类越来越多,玫瑰花酱馕、核桃馕、果仁馕、油馕等新花样层出不穷,但我相信辣皮子馕一定是稳居人气榜高位。
凉凉的面、筋道的口感、爽辣的味道,一撮脆生生的芹菜,加上蘑菇的鲜嫩清香,辣汁的鲜美,加上调料咸甜辣酸兼备,多味调合,吃的那叫一个歹!
辣椒酱和馕一起嚼在嘴里,味道极其美,色泽红艳、口感鲜嫩而清香扑鼻,口齿存香,辣味犹存。
除了热菜和主食,新疆人的凉菜当然也少不了辣椒的影子。
皮辣红是新疆的一种特色凉菜,洋葱、西红柿、辣椒切细条状,用醋和香油拌匀,一道家常凉菜就做好了。
简单的食材、快手的做法,却集开胃、解腻、降脂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