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国家推荐性标准《白酒工业术语》《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伴随着“新国标”正式实施,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的酒今后将不得再称为“白酒”,“调香白酒”将从“白酒”行列中被剔除,重新定义为“配制酒”。
事实上,自去年5月份“新国标”提出以来,行业已经经过了整整一年的缓冲期。《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个酒类渠道了解到,目前,泸州老窖已停产不符合“新国标”的白酒;牛栏山酒厂已正式推出塔基核心单品“金标陈酿”。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并未做出明显改变。
“‘新国标’的出台顺应了酒类市场整体发展趋势,对行业起到规范化引领作用,也让消费者对‘纯粮酿造是好酒’的概念进一步加强,对高端酒品牌是利好,对其他品牌短期内影响不大,长期来看影响较大。”白酒行业分析师、知趣咨询经理蔡学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国标”对“白酒”进行了重新定义,即“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
“新国标”明确,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的“白酒”将被划入“配制酒”分类,从原“白酒”分类中剔除。
“新国标”亦将调香白酒明确为配制酒,即增加“调香白酒”的定义为,以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是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新国标”主要的核心定义是将分类定义和消费者的认知高度契合。例如,消费者普遍认知的是“粮食酒”,因此“新国标”定义“白酒”必须以粮谷为原料,粮谷原料是指高粱、小麦、大麦、豌豆、大米、青稞等。另一个核心定义是“非添加”,就是“白酒”不允许添加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与成色物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国标”的落地实施对提升中国白酒产业结构起到加持作用。中国白酒已经进入以质量为导向、以品牌为基础的价值时代,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竞争环境、提升行业集中度有利于国家食品安全管控,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
“‘新国标’的实施对中国白酒市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解决了白酒行业‘酒精门’‘勾兑门’等问题,打击粮食酒作假、以次充好行为,这对提升整个白酒的品质、净化行业风气有着积极意义。”蔡学飞表示。
根据“新国标”要求,剑南春绵竹大曲、老村长香满堂、枝江大曲等多个知名品牌旗下系列产品,不能再被称为“白酒”。目前来看,多家酒企正在积极调整产品,不断升级产品以适应市场行情。
举例来看,枝江大曲的配料表中明确写有“固液法白酒、水、三氯蔗糖,按“新国标”要求,这款酒将不能再被称为“白酒”。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的枝江旗舰店了解到,该款白酒已下架。客服回复称,枝江大曲、百年枝江、三星/五星、窖藏15/20等老产品或者线下专供的产品均已更新换代,不再生产。
“新国标”的实施对终端市场会造成哪些影响?对此,《证券日报》记者日前走访了多家商超。在位于北京大兴的一家物美超市中,部分光瓶酒正在打折促销。例如,大量牛栏山产品在做促销活动,包括买大送小、直接降价等。其中,购买一瓶43度500毫升的牛栏山百年陈酿白酒,送一瓶125毫升的二锅头白酒;购买一瓶52度1升的珍品陈酿,则赠送一瓶150毫升的珍品陈酿。
对于白酒行业“新国标”的落地,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有消费者表示,“习惯了喝牛栏山二锅头,对‘新国标’并不了解,但不会影响以后的购买。”也有消费者表示,市场更加清朗,以后购买会更加放心。
对此,蔡学飞表示,中国的白酒是多风味的产品,消费者习惯了酒体风味后不会轻易改变,因此,“新国标”实施后短期内对企业的产品销售不会带来影响。
“‘新国标’对终端市场的影响比较有限,端午节即将到来,中国酒类消费具有节点性消费特征,大型超市为了在节前扩大销量,促销是正常情况。”蔡学飞表示,“实际上,光瓶酒等大量酒品长期在商超做促销,由于疫情原因,促销成了常态化。”
一位不愿具名的酒厂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新国标’出台后,厂子进行了学习整改,目前有部分酒会做升级处理,但原有的一些酒也会正常生产。”
白酒行业分析师肖竹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国标”的实施会使弄虚作假、鱼龙混杂的小酒厂逐渐边缘化,市场份额进一步向龙头规模企业集中。对于那些中小型企业来讲,未来调香酒会以配制酒的名义销售。
蔡学飞进一步表示,“‘新国标’对于酒类消费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为消费者进行粮食酒鉴别提供更多依据,强化梳理了相关概念,有利于酒类消费升级。长远来看,知名酒企的竞争力将越来越大,小酒企将彻底告别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