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去云南觅食,别去昆明别去大理,推荐你去建水。
它实在是太讨人喜欢了,刚踏进这座小城,就一头扎进了豆腐香里。
你不应该对它感到陌生,陈晓卿在拍摄《舌尖1》时就挑中了建水,后来口碑颇好的《人生一串》也来到了这里。
连上两个国内最棒的美食综艺,建水有多好吃无需多说。
街巷里传来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骑着电瓶车的大爷停在路边和邻居唠嗑,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食物、服饰和街上旗帜交织在一起的彩色。
尽管建水这座城市的人文魅力很足,但吸引无数人前来朝圣的却是城里的豆腐。
刚踏进城门就一头扎进豆腐香的怀抱,如果非要给建水定义一个味道,它肯定“豆腐味儿”的。
建水的豆腐啊,离开了建水便不是同一物。《舌尖1》和《人生一串》专程来这,也是为了拍摄豆腐。
不过吃法也很讲究,偷偷透露给你!
先将豆腐放入蘸碟后从中间戳破,让热气散出,待豆腐吸饱酱汁后再慢慢放入口中,浓郁的发酵豆香充斥着口腔。
吃完一块,舔舔唇边的酱汁,再在烤架上寻找下一块微微爆裂闪着金黄色的豆腐。不用担心忘记吃了多少块,店家会用玉米粒替你计数。
还有被苏打水浸泡过的包浆豆腐,外焦里嫩,戳开还有滚滚的浓稠豆花流出来,特别诱人。
那股发酵的味道,闻起来略微臭臭的但吃起来香香的,比长沙臭豆腐还让人上瘾。
烤豆腐只是建水美食江湖的冰山一角,这里藏着太多好吃的了。
早起去店里甩一碗米线,是建水人的生活日常。
米线最少有两种选择:粗而软糯的卷粉和爽口筋道的细米线。
炖了一整夜的猪骨鸡骨作汤底,血旺鸡蛋火腿酥肉豆皮菌菇等作配料,再搭配本地特有的地椒,米线浸在碗里饱吸汤汁,香气钻进鼻孔早叫人神魂颠倒。
无论是清爽甜美的汆肉米线,浓郁重口的肠旺米线,料足野味的带皮小黄牛米线,还是简单鲜香的草芽(建水独有的蔬菜)米线,建水米线真的真的真的都让人吃了还想吃。
一方口味:本地人习惯称它为红绿灯小吃,藏在小巷子里却是老饕们的天堂。
来云南怎么能不吃烧烤,建水的整个夜晚都是留给烧烤摊的。
用辣椒粉、茴香、芫荽等十几种香料腌制入味的牛羊肉烤出炉时滴答流着油;新鲜打捞上来搭配本地甜酱油腌好烤好的鳝鱼鲫鱼黑鱼;还有各种外焦里嫩的肥肠、鸡爪、猪蹄、鸡胗、猪尾巴、鸭舌……
连素菜也新鲜惹味到不行,脆甜的佛手瓜、水嫩的黄瓜、肥美的茄子……蘸上秘制调料和辣椒粉,让你整个夏天都新鲜火辣。
汽锅鸡可能不止建水有,但汪曾祺说,“汽锅以建水所制者最佳。现在全国出陶器的地方都能造汽锅,如江苏的宜兴。但我觉得用别处出的汽锅蒸出来的鸡,都不如用建水汽锅做出的有味。”
建水汽锅鸡用的就是本地盛产的紫陶,它几乎不靠调味,只放几片生姜白从,再撒一把细盐胡椒,鸡汤甜而不油,鸡肉胶质软烂。
建水一带盛产麻鸭,烤鸭也必须用当地麻鸭作原料,用土炉烤制而成,才能有那股原汁原味的味道。
新鲜的菌类不需要什么特殊做法,但是加几片蒜瓣用清油一炒就足够野味,香到让人想吞舌头。
阿球有两个胃,一个胃留给主食,另一个胃留给小吃。两个胃都需要被填满,建水完美满足了我。
它有点像果冻,又有点像广东的白凉粉,口感清爽顺滑,浇上玫瑰酱,甜到心尖上了。
对玫瑰味的东西都无法拒绝,尤其是在夏天。
豆沙年糕浸泡在玫瑰红糖水里,再压上一大勺冰沙,清凉甜美,一口气能吃两碗。
大小适中的糯米圆子弹牙可爱,裹上一层豌豆粉,再浇上红糖汁,谁能拒绝这样的美味呢?
建水人告诉我,烤豆腐和凉卷粉一起吃,才是绝配。
卷粉搭配辣子油、黄醋、清酱油、芝麻酱,再撒上一把韭菜、香葱、豆芽菜和香芹,搅拌均匀塞进嘴里,酸辣可口凉凉软软卷粉很过瘾。
小卷粉和凉卷粉不太一样,它颇有越南风味。
上锅蒸熟后的小卷粉皮薄剔透,还可以裹不同馅料,配上蘸水碟和辣椒酱,酸爽至极。
将建水盛产的沙莜熬成滚烫粉浆,顺着漏勺洞入锅,透明嫩滑带着韧劲,塞进嘴里冰冰凉凉很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