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钩沉】南溪豆腐干史话

【史海钩沉】南溪豆腐干史话

时间:2024-07-05 09:23:16

南溪豆腐干有“素鸡肉”之称,意即有鸡肉的高蛋白、低脂肪、味鲜美等优点,是人们健康与长寿的理想食品。南溪豆腐干入口耐咀嚼、味道鲜美香浓,是佐酒拌餐上佳的地方风味食品。南溪豆腐干可分为鸡丝、火腿、猪肉、金钩、鱼松、香油、味精、海味等十几个品种,有色香味俱佳、价廉物美、营养丰富等特点。

南溪地处长江黄金水道,水陆交通两便,是川南重要的水码头,往来商贾游人很多。这里又盛产用高粱酿造的白酒(泡子酒),于是豆腐干便供作“下酒菜”应运而生。在晚清年代,南溪豆腐干在市场普遍出现。民国时期,全城有不少家生产豆腐干的作坊,其中较大的一家要数外号"郭大良心"的郭显清。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郭显清就在县城东大街开酒店时即自作豆腐干共同销售,经营了三十多年后到了抗战时期,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文科研究所、国立同济大学等十多所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为躲避战乱,纷纷迁往南溪县的李庄(现属翠屏区),一时间南溪县内文人荟萃,南溪豆腐干也在这时被更多外地人所知。郭显清也将自己的作坊迁至南溪中正街,自立“郭大良心明丽公司”,刻有“郭大良心明丽公司”印章。其时,“郭大良心明丽公司”使用牛推大磨子生产豆腐干,日产豆腐干1000块左右。其豆腐干店紧靠宝元南和美纶两家大百货商店,轮船在南溪码头停靠,旅客上岸进城迎面便是郭大良心豆腐干店。“郭大良心豆腐干”品质优良,其包装用竹签穿串,即十块一串,五十块一提,外用红绿色有光纸包装,上下并不封口,使其通气,每串都贴上金字商标。除了在门市热销外,他批发给妇幼拿到码头和船上去卖。就这样,他的豆腐干销路便不断扩大了。南溪豆腐干也因携带方便而广为流传,闻名于四川省内外。与此同时,还有黄少清父子相继在中正街经营此业,手磨生产,日销豆腐干200块左右。随后萧泽培由江安迁来,从民国三十一年(1942)起即在南溪制作豆腐干,日销200余块。至此,南溪县内一些其他商号也相继仿制,南溪豆制品业也因此逐渐兴盛起来。

新中国成立前,南溪豆腐干纯属个体生产经营,规模小,年产量不足15万块。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转为厂、社生产经营,年产量增加到100万块以上。20世纪50年代初,全县有豆制业37户。1956年3月,南溪县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成立公私合营李庄豆制品厂和城关镇豆制品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城关镇豆制社日销豆腐干1200块。1958年成立“地方国营南溪县食品厂”,以生产糕点糖果为主,并生产传统名产品南溪五香豆腐干,曾日销3000多块。1959年至1961年之间,虽粮食紧张,县里仍定量供应大豆以保证豆腐干生产,当时日产量900块。1969年,县食品厂改为南溪县糖果厂,该厂专设一个车间专门生产豆腐干。1984年初,南溪县糖果厂选址在原县城隍庙后殿建厂,于当年7月正式动工,历时9个月,建成568平方米的生产用房,添置安装了一些机械设备生产豆腐干。

1984年4月15日,南溪县糖果厂随带2000块南溪豆腐干样品参加泸州市食品展销会销售,不到一个小时便争购一空。展会上,省内外一些代表团代表来南溪代表团住地要求供货,仅泸州、重庆两地,就要求每天各供应6万块。展会结束后,外地客商纷纷来信要求长期订货,如青海省石油管理局劳动服务公司要求每天订购3万块。但由于生产落后、设备简陋,日产量仅900块,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于是在1985年3月正式成立“国营南溪县豆腐干厂”,与南溪县糖果厂是两块牌子、一套人员,隶属县商业局领导,为独立核算的小型商办工业企业。该厂成立后,在原基础上进行技改扩建,建成一条日产豆腐干2万块的半机械化生产线,总投资26万元,省财政补助10万元,地区财政拨款1.4万元,县财政借款2万元,建行贷款12.6万元。此外,县商业局补贴1万元。新建了锅炉房,添置了蒸汽锅炉,各车间旧式煤灶也被蒸汽、电热设备所代替,形成清洁卫生、文明安静的生产环境,同时大大减轻了体力劳动。该厂技改项目更新给生产条件带来新的变化,原手工操作生产豆腐干,用小磨推、滤布筛、柴炭火烘,一人一天最多能做450块,而采用电力机械操作后,使用磨浆机、筛浆机、压榨机、切块机和蒸汽、远红外线烘烤炉、真空包装机等新设备后,人均日产量达1020块,提高工效达2.27倍,质量也比以前大有提高,豆腐干绵软细腻色鲜无烟气味,可保鲜1个月后不变色、不腐败。1990年,南溪县糖果厂(豆腐干厂)实行承包后,改名为南溪县华康食品厂。

国营南溪县豆腐干厂在成立后,也同其它国营厂家一样,全厂职工普遍存在着“干多干少、干不干都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的思想,因生产不细心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销售,经济效益低下。1988年至1991年,该厂改由邓真戊、叶玉林、郭德全三人承包。承包期满后又停产整顿。至此,县政府提出企业职工组织生产自救,要求职工出面承包车间。国家只出车间不出资金,由承包人自己出资,自产自销。1992年,由县财委、财政局、商业局、体改委四家单位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对南溪县华康食品厂进行了承包,实行生产自救。承包对象为华康食品厂的三个车间,三个承包人分别是叶玉林、邓真戊、唐世强。实行租赁承包后,这三个承包人分别将车间扩建为厂,成为了叶玉林的“南溪县玉林食品厂”、邓真戊的“南溪县庶人坊食品厂”和唐世强依旧使用的“南溪县华康食品厂”。

此时,全县除上述3家外,还有一家就是县外贸总公司办的“香的食品厂”生产豆腐干,其余是一些个体小作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4家厂都在总结继承南溪豆腐干这一传统食品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对其不足之处给予充实、改进、提高,如封面装潢、保鲜防腐、科学配料、工艺创新、深精加工等各方面,积极探索,狠下功夫,取得成效斐然,随着从国营转为民营,使南溪豆腐干从小品牌逐步做了大产业。

2008年10月26日,世界上最大的豆腐干在中国南溪豆腐干食品文化节上亮相

如今,在南溪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南溪豆腐干获得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南溪区获得 了“中国豆腐干之乡”荣誉称号,已多次举办了中国南溪豆腐干节。以“大良心”“採铃”“好巴适”“庶人坊”“玉林”“众禧坊”“徽记”等品牌为代表的南溪豆腐干年产量已达万吨,产值上亿元,产品供不应求,不仅进入全国的食品消费市场,部分产品已销往东南亚、欧美地区等十多个国家。小小豆腐干,已成了一个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