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子:“窑”远记忆

金子:“窑”远记忆

时间:2024-05-11 08:41:11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老家村子西南角,有座几十年的土窑,由于长期废弃,它被灌木和杂草覆盖着,满目疮痍,难见真容。每当我路过,思绪就像一株株藤蔓缠绕着我的心,总会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浮现在脑海里。

那是改革开放初期,生产队还未解散,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生产队几乎都建有土窑,用来烧制砖瓦。初中毕业那年,村里大部分家庭都盖了新房,我家八口人还住在旧的用土坯盖的房子里。由于家庭贫寒,二哥已经不上学了,在家帮父母干活,也到了提亲的年龄。如果没有几间新瓦房,媒人是不会来提亲的,于是我家也准备创造条件盖新房。那时候盖房虽然不用花许多钱,但是比较费工夫,砖和瓦都需要自己做,然后在窑里面烧制出来,才能基本具备盖房的条件。

要制作砖和瓦,首先需要选粘性较好的泥土,不含沙子,石子,这样的土经过踩踏、才能成型,土质不好就没有粘性,是不能成型的。我们选好了自家自留地里的土。我和二哥用架子车拉土,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然后装在架子车上。装满后,我牵着牛,二哥拉车,拉到我家的场地里。到场地后,一个人扶着车子把,另一个人用粪耙子扒土,卸完土,再去拉,整整拉了一周,才算完成拉土任务。

制砖和瓦还需要细沙,要到村西边的金付庄河里去拉。金付庄离我们村约有三四里地,河滩里拉车很困难,所以一天只能拉两车沙。

沙土准备齐后,就开始挑水和泥了。把土堆用铁锹摊平,把中间的土往周围堆,形成一个圆型坑,中间低,四周高,把挑来的水倒在中间的坑里,一直把水倒满为止。挑水不仅磨肩膀,也累腿脚,一天挑水下来,肩膀磨肿了,腿也疼了。土用水浸泡后,和易性就明显增加了,就脱去鞋,牵着黄牛在土里反复行走,以便把土和水充分混合均匀。

为了便于制砖,还要捡出泥土里面的石头、树根、碎瓷片等杂物。泥土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粘性,用脚踩进去很难拔出来时,粘度就够了,可以做砖坯了。由于反复在泥里走来走去,脚底起了“痒疙瘩”,奇痒无比,用手挖得流血,也止不住痒。

泥和好后,就开始正式制作砖坯了。把制砖模具提前泡在水里,全部浸湿,然后把模具里面的垃圾清理干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地面上。我就蹲在场地上,用双手挖泥,在沙土上面揉搓成一个砖坯大小的泥块,然后用力把泥块摔入模具的一个格子里面。一个模具有四个格子,一次可以成型四块砖坯。把一个模具里面的四个格子全部摔满后,用钢丝弓刮平,切去上面多余的泥土,保持表面的平整。然后就用双手托起模具,到洒满细沙的空场地上,用力把模具向下倒放,一次到位,然后双手再掀起模具,四块砖坯就稳稳地从模具里面脱出,安稳地落在地面上了。

这里需要有几条经验,一是把模具充分湿水,清理干净,不然脱模困难,会影响砖坯的质量;二是把揉搓好的泥块往模具里面摔时,要掌握好力道,用力小了,四周填充不实,会出现缺角,用力大了,泥土就飞溅出模具了,也不好;三是把模具向下倒放时要选好位置,用力一次性快速扣下,砖坯才能顺利地一次性脱出,一次成型。如果不能顺利地一次性脱模,砖坯就不能一次性成型,就会出现变形,产生“废品”。一开始我掌握不好,经常会出现“废品”,经过一上午的实践,下午再制作砖坯时,就有些得心应手了,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了。

砖坯在场地里晒几天,水分蒸发一部分后,就可以把砖坯立起来了。立起来一块块地摆成一排,然后用模具轻轻地拍打三个立面,使之四角垂直不变形。再过几天,砖坯已经干了六七成,把砖坯隔一块提上来,压在底层另一块砖坯上,形成上下两层悬空结构,便于砖坯进一步干燥。完全干燥后,就把砖坯码成町,一层二十块,码十层,一町正好二百块,便于统计数量。

砖坯制作完毕后,就开始制作瓦坯了。制作瓦坯用泥比砖坯严格,泥土里面不能有一丝杂物,而且一定要反复“和泥”,把泥和得有筋道才行。就好比做拉面一样,把面和到“家”,特别筋道,有韧性,拉成细丝也不会断裂。要想做出好瓦坯,把泥和好是根本。我哥俩用专用的泥铲,一铲一铲地反复翻垛,把泥从一垛翻到另一垛去,如此反复几次才行。这可是个力气活,泥越和粘性越大,铲起来越费力。

瓦为弧形,一头宽一头窄,而且宽的一头略厚,窄的一头略薄。做瓦坯也有专用的模具,是一只由活动木板拼接而成的木“瓦筒子”,圆形的筒状结构,带两个手把,方便用手提。也是先把“瓦筒子”湿水,外表清理干净。

在“瓦筒子”外面需要套一个圆形的布套,布套也要用水洗干净。把套好布套的“瓦筒子”放在做瓦专用的一个操作转盘上,转盘一般用马车轮改装而成。和好的泥垛一般呈长方形,用细铁丝把泥垛按一片瓦的高度分割成段。

在一段泥垛上面用专用的钢丝弓划出厚薄一致的一张泥片,用双手把泥片小心地托起,然后把泥片围糊在“瓦筒子”外面,接头处要处理好。然后用拍瓦的木制瓦拍不断地拍打泥片,推动转盘慢慢地转动。经过反复拍打,泥片已经粘贴很均匀和牢固了,再用一个木制的刮板粘上水,一只手转动转盘,另一只手用刮板在瓦片的表面上轻轻地刮几遍,使瓦片表面光滑。

瓦片经过拍打和刮磨,上面就会不齐整,这时用一个标准高度的量尺在瓦片上方滑动一圈,量尺上面带有一个刀片,在滑动时就把多余的泥片切割了,用手小心把切割下来的泥片除去,瓦坯就初步成型了。

用手提起“瓦桶子”放在地面上,用手轻合两个把手,把“瓦桶子”从瓦坯中间轻轻提出,再轻轻地揭去附在瓦坯内壁的布套,瓦坯就静静地立在地面上了。

等瓦坯水分蒸发一部分后,用专用的提子把瓦坯划成四等份,以便瓦坯干燥后用手轻轻在地面上磕,形成四片完整的瓦坯。再过几天,瓦坯基本干燥后,也要把它摞起来,形成几层结构,便于快速风干。

瓦坯完全干燥后,就把圆圈状的瓦坯轻轻地放在地上,用手轻轻磕打,圆圈状的瓦坯就顷刻“土崩瓦解”,变魔法似的变成四片瓦坯了。把瓦坯一片片码成垛,盖好防止雨淋。

砖坯和瓦坯做完后,下一步就是烧窑了,这是个关键步骤。我们生产队的土窑离场地不远,那时窑的利用率很高,烧窑需要排队,一家一家按顺序来。

烧窑需要用煤,但煤需要到平顶山煤矿去拉。由于二哥我俩年龄小,没有力气拉煤,母亲就请苗店街我小姨夫帮忙。小姨夫那时二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小姨夫又找了四五个身强力壮的朋友,行程七天七夜,一路上餐风露宿,用脚板一步一步地从平顶山煤矿拉回五车煤。

烧窑的第一步是装窑,需要找左邻右舍来搭把手,把砖坯用车拉或搭人墙一块一块运送到窑内。窑内还要有两位老师傅码砖和码瓦。码砖和码瓦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砖瓦坯要码成排,错落有致,要预留出火道和烟道,不然火就烧不上来,烟道不通,也影响热量的循环流通。

第二步是烧窑。窑装好后,在窑顶覆盖一层细土,把两个烟囱封闭,就可以点火了。点火处在窑的下方,是个土锅炉,上下两层,上面是燃烧点火处,下面是灰渣排放处。

为了节省煤,首先用麦秸来烧窑,麦秸烧完后,再烧煤。需要把煤块打碎,用箩筐挑到窑洞里,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用铁铲往炉膛里加煤。烧窑要十分注意火候,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火要柔和,这样烧出来的砖瓦就比较细腻。几天几夜的火烧到一定程度后,经过老师傅判定已经烧到了火候,就要关闭炉膛,熄火。

第三步是洇窑。炉膛关闭后,工作的重点就从窑洞转移到了窑顶。为了防止砖瓦坯凝结在一起,需要在土窑天井给烧过的砖瓦坯洇水。我和二哥轮流从河里挑水,运送到土窑顶部,把天井里面挑满水。水慢慢地往下洇,直到洇干。焖上几天后,窑里的砖瓦坯变为青色,故叫“青砖”、“青瓦”。上等的青砖瓦,体形周正,颜色一致,拿在手里可敲得“当当”响。如果烧出红砖瓦,或半红半青,像个大花脸,那是手艺不精,烧走了火。“花脸砖”质量有问题,只能盖厨房、猪舍、牛屋,上不了正屋。

我和二哥烧的这窑砖瓦,体形周正,颜色一致,可谓是上等品,我们都很高兴。

最后一步是出窑。待土窑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出窑了。出窑是劳动密集型活动,还是需要邻居来帮忙。大家排成一队,一个人接一个人依次传递,把砖从窑内转运出来。窑内有许多砖灰,砖瓦上也带有砖灰,所以干完活,大家的身上、脸上、头上都是灰,真正的是灰头土脸了。

老家的土窑见证了世事的沧桑。通过烧窑,我家终于实现了盖新砖瓦房的梦想。

几年后,砖瓦房也不流行了,兴起盖二层楼房了。从砖瓦房到楼房,见证住房的变迁和村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当年红火一时的土窑,现在已很难寻觅踪影。一块青砖,就是一个家庭的贫富变迁;一片青瓦,就是一个时代的风雨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