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朋友孩子的婚宴,席间有一道风味独特的美食,黄澄澄、金灿灿的小窝窝头配搭鸡蛋炒虾酱。
人们一边吃着,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各自吃窝窝头的经历。
我们这一代人,正好遇到自然灾害,对吃过的野菜和粗粮有着本能的记忆。那些记忆经常悄悄地爬上心头,让人不自觉地走进以往的年代。
小时候,母亲为了让我们这一群孩子能够吃上饭,可谓是绞尽脑汁,精打细算。
春天青黄不接时,母亲带着我们到很远的大山里撸刚发出嫩芽的“羊角”叶,这种叶子又苦又涩,难以下咽,母亲就用开水煮过后,加上一点玉米面,攥成菜窝窝头让我们充饥。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抢着吃。
那个时期,人们肚子里没有油水,总有一种饥饿感。拿上一个菜窝头,从咸菜缸里捞出一根红萝卜咸菜,啃上一口窝头,咬上一口咸菜,就感到非常满足。心想,如果再有一碗野菜粥,就更幸福了。
过去窝窝头是我们穷苦人的主食,采用天然绿色的五谷杂粮为主要食材,制作各种各样的窝窝头。能够吃上一顿纯玉米面的窝窝头,曾经是我们所期盼的生活目标。但父母过穷日子过怕了,为了生存下去,都会作细水长流的打算。
春天掺上野菜,夏天掺上青菜,秋天掺上白菜叶子、地瓜叶等多种能吃的叶子。如果有剩余的叶子,用热水淖过后,晒起来以备冬天蒸窝头用。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各种窝窝头相继而出,有高梁面的、有地瓜干面的、更有朝思暮想的玉米面窝窝头。家庭条件好的,加上少许豆子面,蒸出来的窝窝头,散发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豆子面和各种粮食的碰撞,能够让窝窝头焕发出迷人的味道。
七十年代初,太河水库的后期建设过程中,有大批的民工在施工。临淄皇城公社的部分民工搭建的临时工棚,与我家相邻,放了工到了吃饭的时候,他们会轮流分班去抬一桶玉米粥,挎一箢子玉米窝窝头。
其中一位大爷和我熟悉了后,特别喜欢我,经常将剩余的玉米面窝窝头送给我,我甭提有多高兴了。有时趁热吃,那种滋味令人回味无穷。有时凉着吃,在嘴里慢慢咀嚼,唇齿留香。最好吃的方法,是用筷子插住窝窝头,在炉火上反复地烤,烤得玉米面窝窝头外焦里嫩,外皮吃起来“嘎嘣脆”,又香又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高中上学期间,父亲的朋友李鹏业老师,为了淄博二十中搬迁到新校址而住进了我家,有时候和父亲小酌两盅。他看到我家的生活条件那么苦,便把他的粗粮饭票给了我,说:“咱俩换着吃饭,我在你家吃饭,你到学校里吃我的。”话虽那么说,但他们都是自已做饭吃,很少吃过我家的饭。而我却在学校里享受着老师的待遇,吃着玉米面窝窝头,喝着玉米面粥,同学们见了都很羡慕。
从饭店里回来后,为了找回吃窝窝头的感觉,和妻子回到老家,把家里的玉米、小米、大米、黑米、糯米、豆子等七八种杂粮,到电磨上磨成面粉;再煮上一锅地瓜,去掉皮,捏烂成地瓜泥,用它和面。妻子抓起一团面,在手里不断捏,翘起大拇指,伸到面团里,形成一个空洞,用其余手指,围绕着大拇指,搓搓捏捏,朝着一个方向旋转,不一会儿,一个个成形的窝窝头,就摆满了盖件。
刷锅、添水、烧火,上笼屉蒸。水开了,上了热气,大约二十几分左右就蒸熟了。妻子将蒸好的窝窝头,分别给了二嫂、三嫂几个,她们都吃上瘾了,又来电话催要。妻子听说后,笑得前仰后合,说:“她们不是说吃够了窝窝头,怎么又想吃了?”
我们这一代人,忘不了窝窝头的恩情,忘不了那个啃窝窝头的时代,忘不了那段艰苦的岁月。
做一锅热腾腾的玉米面窝窝头,熬上一锅大白菜,那种感受,大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过去的老味道,浓浓的家乡情。
作者简介:翟所祥,男,汉族,1963年4月出生于淄川太和镇南下册村,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为淄川区烟草专卖局职工。自2015年以来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80余篇,整理出版了个人文学专集《山乡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