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桂飘香的客家山村---全南上西坑村 - 柯凡网

金桂飘香的客家山村---全南上西坑村 - 柯凡网

时间:2023-05-08 23:26:02

全南县中寨上西坑村地处九连山腹地。山村坐落在一处狭长的山间盆地之中,盆地中央,是村民们世代种的300多亩,村民居住的村庄,就坐落在盆地边缘的山坡上。发源于后山的一条小溪,从村前流过,灌溉着村民赖以生存的田地,然后从远处的水口眷顾而去。

 

 

 

村民们居住的村庄,其实是一座仅有3000平方米的小围屋。围屋虽然已饱经沧桑,显得很是苍老,但在围屋正中的祠堂里,竟然还完好地悬挂着10来块木匾,其中年代最早的是清代雍正年间,依次是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的匾牌。这些匾牌的内容主要是为家族的尊长祝寿的寿匾,此外还有家族的进士题名匾和褒扬家风的颂匾。当我们拭去岁月的尘埃,仔细辨认牌匾上雕刻的文字时,家族昔日的辉煌,仿佛就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上西坑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客家村落,村民姓林,是同一开基祖的后代,整个家族的劳作方式、日常生活、文化心态等民俗事象与当地的客家人并无差异,但令人费解的是,村庄的旁边却建有一座妈祖庙,而且村民们一直虔诚地敬奉着妈祖的神灵。对于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村民们解释说,他们的祖籍是福建莆田,和妈祖不仅是同乡,而且还是同宗,因此他们不仅信奉妈祖,而且还直截了当地把妈祖庙称作为姑姑庙。

 

 

 

村民们还取出了尘封多年的家谱让我们查阅,这套编撰于清代光绪年间的《桃川林氏三修族谱》,明确地记载了林氏家族由闽入赣的迁徙路线图。其一世祖德政在明朝初年由福建莆田游历来到全南木金乡中院村,后又由中院迁徙至中寨乡玉舍村,第十九世祖庆善由玉舍村一脉分支,迁徙来到上西坑开基,并且从玉舍村的妈祖庙分出一支香火,在上西坑也构筑了一座妈祖庙,庆善公的子孙后裔从此在上西坑生息繁衍至今。

 

由此看来,林氏家族的先人,在从福建迁入全南开基后,入乡随俗,认同了客家文化,成了赣南客家人的一分子,但同时,闽南祖居地神灵崇拜的传统意识,却又顽强地得以传承了下来,成为赣南唯一信奉妈祖神灵的客家人群体。

 

 

上西坑的村民十分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着重表现在村民们按照客家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采取了对水口林的禁伐和对后龙山的荫养这两项保护措施。上个世纪,赣南大部分山林的原始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地处九连山腹地的上西坑村也不能幸免。今日的上西坑,其山地植被已经为人工林地所取代,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依然在上西坑盆地的水口和妈祖庙的后龙山看到了两片以阔叶林为基调的原始植被。

 

 

水口,是赣南山区客家村落与外界交通的关节点,客家人对水口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文景观的营建十分重视,除了绝对禁止砍伐水口的树木之外,还会在水口或是修建一座水口桥,或是构筑一座水口庙,人口众多、经济富裕的屋场,还会在水口山峦天际轮廓线的最高处,建造一座水口塔,以美化水口的景观,丰富水口的文化内涵。上西坑并不是人多势众的大屋场,但村民们尽其所能保护了水口的植被,以致水口林中还生长着珍贵树种竹柏。村民们还尽其所有,在水口营建了一座小小的社官庙,这座小小的社官庙,寄托着村民们祈盼五谷丰登、衣食无忧的质朴愿望。

 

 

最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在妈祖庙后龙山的原始植被树林中,竟然生长着50多株被村民视若灵物、具有百年以上树龄呈高大乔木形态的桂花树!在赣南,单株的百年桂花树并不罕见,成片的古香樟林也不是凤毛麟角,但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原生态桂花林,在赣南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了。由此可见,上西坑村民对桂花树的情有独钟,时至今日,他们对桂花树的钟爱情结仍丝毫未改。

 

村民告诉我们,近年来他们已经在村边种植了数百株桂花树,为实现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他们还准备再种植1000多株桂花树,使上西坑这座客家山村,成为名符其实的桂花村。来源:作者韩振飞